更新时间:2022.03.25
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劳动仲裁要请律师,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也可以自己申请法律援助。 当事人在仲裁庭这个法定的、封闭的场所内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了解、质证、辩论、调解。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庭调查的事实进行法律适用,作出裁决。
单方终止合同有法律效力。合同主体依法行使合同终止权的、合同的标的已经全部灭失的、合同已经依法解除的、合同主体已经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合同的履行期限届满的,可以依法终止合同。
如果合同履行期限终身有效,可视为合同履行期限不明确,应通过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否则该协议无效。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格、报酬、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履行地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虽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决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适用的事项不同; 2、作出的依据不同; 3、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
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仲裁时效即丧失胜诉权。就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只要当事人申请了仲裁,仲裁裁决书送达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不应当通知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
仲裁和法院管辖同时约定时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但一方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除外。协议管辖是要式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时约定协议管辖,将
劳动仲裁请求法律援助的条件: 1、劳动者是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才进行仲裁的或请求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待遇的; 2、劳动者经济困难的; 3、劳动者没有委托代理人的。
合同未生效仲裁条款有效。已经成立而但是尚未生效的合同,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方能生效的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尚未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另一种情形是,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生效条件尚未成就。根据《中华人民
年终奖不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
申请人直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填写书面劳动仲裁撤销申请即可,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法院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裁判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法院对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裁判: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