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
发生合同纠纷,应当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
保管合同纠纷要提供以下证据: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包括双方的身份证及复印件、营业执照等; 2、证明存在保管合同关系的证据,如保管合同; 3、证明对方违约的证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应当提供下列证据: 1、合同关系设立情况合同书、有关合同内容的补充的条款、变更的条款、废除的条款、合同解除等有关协议;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3、合同的履行情况的相关证据; 4、合同有担保的,提供担保合同、担保书、以及担保人名称、
医疗纠纷诉讼程序大致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原告当事人起诉。患者去法院立案前,撰写起诉书并准备相应的证据或材料; 2.法院立案登记。对于符合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人民法院予以立案登记。医疗纠纷案件的管辖属于一般管辖,如在医疗侵权案件中,患者主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处理流程如下: 1、严格招投标和承发包程序,优选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工程分包和转包。 2、建设前期加强立项管理,打足投资,保证归口使用资金80%以上存入银行,专款专用。 3、加强合同和信息管理,签定协议尽量采用规范的合同示范文
1、劳动纠纷案件一般是通过劳动调解或者仲裁解决的,申请劳动调解、仲裁的,可以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程序提出。 2、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调解。 3、调解不成,申请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仲裁。 4、仲裁不成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梳理案情收集证据、确定管辖法院、聘请律师以及做好开庭准备。合同纠纷一般属于财产纠纷,主要根据标的额确定诉讼费用,具体数额根据具体案件确定。
因黑白合同引起的纠纷起诉流程有以下四个程序: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
对于合同纠纷以及相关财产权益纠纷来讲,法院管辖可分为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约定管辖。民诉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
合同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当事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涉及犯罪的,可能属于刑事纠纷。合同当事人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同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合同纠纷本质上是一种民事纠纷,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民事手段解决。
民间借贷引起的经济纠纷一般下面几种处理方式: 1、双方可以协商处理。 2、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 3、到指定的仲裁机构解决经济纠纷。 4、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
《民法典》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都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