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诋毁英烈是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应采取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
侮辱算是侵犯了英雄烈士名誉权吗?是算的;名誉,是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
国家为弘扬烈士精神对其子女享受同等待遇下的优先和免费待遇。根据《烈士褒扬条例》第22条规定,烈士子女在参军入伍、考录公务员、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和义务教育以及报考高中、中专、高等教育时享受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录取,报考大学本科、专科的可按国家规
1、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8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2、一次性增发抚恤金。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
烈士孩子拥有的待遇如下:烈士的子女本人自愿,且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烈士的子女符合公务员考录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烈士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享受定期抚恤金,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后仍达不到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由县级人
劣势家属异地祭扫烈士的规定:因烈士未安葬在其亲属户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省份,烈士亲属前往烈士安葬地或者纪念地省份开展祭扫纪念活动的,各地按规定提供服务保障。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对烈士家属由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烈士的家属为烈属,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满16周岁的弟妹和抚养烈士成长的其他亲属。烈士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抚恤待遇。凡是按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死亡后
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度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诋毁英烈是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