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8
和精神病人的离婚判决依据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
与精神病人离婚的条件如下: 1、对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向法院起诉离婚前,首先要检查精神病配偶在离婚过程中是否属于精神病发病期; 2、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标准是夫妻关系是否破裂; 3、婚前隐瞒精神疾病,婚后无法治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疾病
有下列构成要件: 1.行为人存在违法行为,包括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重婚;遗弃家庭成员;家暴。 2.有损害事实发生。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致使权利主体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并造成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的减少或灭失的客观事实。 3.行为人主观
下列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 1、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遭受损害的; 2、个人隐私和其他人格利益遭受侵害的; 3、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
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主体一般表现为自然人;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人的故意和过失,并且因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应承担轻重不同的法律责任; 3、客体要件。客体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侵害。 4、客体要件。客体方面表现为犯罪行为人的犯罪
离婚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金: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然后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
侵害人身的财产损害赔偿范围为: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存在以下四种情形之一的,无过错的另一方可以向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一是重婚的; 二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是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是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的后果; 4、侵权人的利润;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离婚损害赔偿的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如还侵害了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具体数额根据具体情形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主要参考以下因素: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过错方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造成他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要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