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8
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进行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
刑事赔偿包括下列范围:司法行政机关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撤案或者不予追责的;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而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等。
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 1、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2、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3、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刑事诉讼法解释中辩护人范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辩护人的权利包括: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件的卷宗材料;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等。
辩护人享有的权利具体如下: (1)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的权利; (2)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权和会见通信权; (3)调查取证权。这是辩护律师的权利,其他辩护人没有这项权利; (4)审查起诉阶段提出辩护意见权; (5)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权
辩护人的权利如下: 1、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 2、阅卷权和会见通信权。 3、调查取证权。 4、提出辩护意见权。 5、在案件的审判阶段,辩护人有权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接到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书。 6、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权。 7、经被
辩护人的条件包括: (1)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的有,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2)不可以担任辩护人有,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无行为能力
辩护人是指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
刑事辩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一、以事实为依据。 二、以法律为准绳。 三、必须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四、认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独立辩护原则。 六、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委托人的隐私。 七、有理、有利、有节,不请客送
刑诉法辩护人的范围的规定是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
行使商事合同抗辩权的条件: 1、双方当事人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须双方所负的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 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