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撤回上诉在上诉期未满前可以在起诉的。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他们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
人民法院对民事部分进行第二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已经生效。 1、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为10天。 2、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即对判决不
刑事案件不是必须要坐牢。如果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不坐牢:即不被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被赦免刑罚的;不符合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的告诉程序的;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情形。
对刑事判决不服的,被害人不可以上诉,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法律明确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因此,被害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去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如果是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方没有撤诉权,但是对于人民检察院在发现没有犯罪事实、不是被告人所为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可以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撤诉的要求需要审查。 如果是刑事自诉的案件,当事人具有撤诉权。由于自诉人有权自己决定
起诉书不能给家属,除非辩护人是家属。《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所以,刑事起诉书只有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能拿到,家属是没有
人民法院对民事部分进行第二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已经生效。 1、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为10天。 2、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即对判决不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证明标准上的差别是:证明主体不同,前者的证明主体是公诉方与被害人,后者的证明主体是当事人;证明对象不同,前者的证明对象是被告人犯罪行为的事实等,后者的证明对象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发生的事实等;证明收集方法不同,前者的
缓刑适用跟是否是公诉案件没有关系。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可以适用。首先大前提必须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面这些条件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提起上诉的,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后,被告不服判决,不能再上诉,但可以申请申诉或者抗诉。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
刑事诉讼自诉案件起诉期限为,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
刑事诉讼上诉主体包括: 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2、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和近亲属。 3、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