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5
签订集体合同时候要注意的事项: 一、准确界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二、充分掌握集体合同的内容。 三、严格履行集体合同的程序。 四、重点突出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由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劳动合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是由用工方与职工方签订的,集体合同并不是与每个劳动者都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在实践中适用是比较多的。
订立合同的主体是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规定债权债务的合同中,订立主体就可以分为债权人和债务人。合同指的就是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创立、变化和终止的规定协议。由于合同的相对性,所以合同中互负债权债务的主体是特定的。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协议。 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1、准确界定集体合同的主体。根据本条规定,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由两方组成:一方为全体职工,由工会代表;另一方为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 2、充分掌握集体合同的内容。
根据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同可以将集体合同分为自由合同与强制合同两种类型的合同。 以一个雇主或一群雇主,或者一个或几个雇主组织为一方,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工人组织为另一方,如果没有这样的工人组织,则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由工人正式选举并授权的代表
法律规定担保合同签订的流程为先由当事人协商担保的债权内容,然后担保公司进行考察,最后确定担保,签订担保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
集体合同签订主体为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
集体劳动合同不是一定要签订的。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所缔结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审查的程序是: 1.用人单位将协商签字后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交仲裁科; 2.进行编号、登记; 3.审查并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 4.送达双方协商代表。
关于合同签订的流程,一般来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酝酿阶段,所谓酝酿阶段就是经双方就合同的主要内容,各个条款,进行协商讨论,达成意向性的一个文本框架性的协议,这是酝酿讨论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根据酝酿讨论阶段的情况,由一方起草文本,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