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主体是他人的身体权;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
所谓追诉期限也就是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对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
重婚犯罪的追诉时效最高是五年.作为重婚案件中的受害人,应当在对方解除非法婚姻关系之日开始计算,在五年内可以去法院提出刑事自诉。我国对刑事追诉时限有明确法律规定,如案件已经被立案,则不再受时效的限制。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
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如下: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我国法律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法所称的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过失致人重伤罪刑事责任的追究: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除外。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不仅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他人实际的伤害结果而且要求这种伤害只有达到重伤的程度,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有: 1.造成的后果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已经致人于死亡,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只是致人重伤。 2.量刑不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条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到他人身体,致他人重伤的行为。重伤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第一,导致身体残疾或毁容的;第二,导致听力、视力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丧失的;第三,其他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
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例如:过失爆炸致人重伤的,按本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处理;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的,按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处理。 重伤,是
犯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追诉时效应当是五年,因为此时的最高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