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6
2023农村宅基地新政策如下: 1、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2、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
中央农村宅基地新政策: 1、进行农村土地征收,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深化承包经营制度改革; 3、健全耕地的保护与补偿制度; 4、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不是该集体成员不得享有,所以非本集体成员对于宅基地是没有继承权的,但宅基地上房屋可以继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是合法财产可以继承,但是宅基地不属于和法财产,所以不能继承。
农村宅基地可以加名,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委会向国土资源所申请国土资源所地籍调查,或国土局地籍调查,公示十五日。国土资源所调查后上报国土资源局备案。加名需要院基地使用者同意,经国土资源局同意公正后才可。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使用耕地最高不超过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最高不得超过140平方米等,宅基地建房标准是小户的,建房面积不得超过75平方米,中户的不得超过110平方米,大户的不得超过25平方米等。使用
农村宅基地不可以抵押。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的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
相邻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利用不动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的扩张或限制的一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相邻各方对各自所有的或使用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享有在他人不动产上的通行权、用水排水权、铺设管线权、通风采光权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
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迁的时候,有两种补偿。 一是宅基地补偿,二是房屋补偿。由于宅基地
对于没有确权的宅基地,村集体理当收回,对于有宅基地需求的农户可以重新给予分配宅基地,具体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村集体组织成员间有偿流转,虽然宅基地没有确权,但宅基地上的房屋仍属于原使用人私有财产,宅基地流转方可以给原使用人一定的经济
宅基地纠纷打官司需要注意,必须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宅基地是指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住宅的土地,农村村民每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必须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村民对于处理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三人及三人以下的农户宅基地的用地面积限额为75平方米以内,四人的农户宅基地的用地面积限额为100平方米以内,五人的农户宅基地的用地面积限额为110平方米以内;六人及六人以上的农户宅基地的用地面积
农民不可以将宅基地上的房屋卖给城镇居民或外地农民。根据法律规定,宅基地房屋的购买人必须是宅基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成员,且尚未获得宅基地,或虽已有宅基地但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城镇居民、外地农民等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农民订立的购买农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