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3
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如下: 1.人格权受到侵害的; 2.死者权益受到侵害的; 3.身份权受到侵害的; 4.婚姻关系受到损害的; 5.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损害的。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不能执行父母的钱。被申请强制执行人须是上述法律文书中的当事人,即不会执行其父母的财产。 可以和对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双方协商还款的办法。法院无权执行你父母的财产。
我国的民法典并没有对离婚精神损失赔偿作出明确的规定。具体的赔偿金额,由男女双方协商决定。无过错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
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来赔偿。如果该精神病人自己拥有财产,则以他本人的财产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作监护人的除外。精神病人未经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侵害人自称有精神病,则应由其本人
1、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2、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3、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4、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 5、家属死亡的。 6、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确定要考虑的因素如下: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过错方的过错程度;过错方实施家庭暴力的具体情节;过错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其他实际情况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条件有这些: 1、有违法侵害自然人人格和身份权益的侵害事实; 2、造成相应的损害后果; 3、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或过失造成他人精神损害; 4、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约定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或约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约定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包括。 1、预定性:即损害赔偿数额或损失计算方法在缔约时即预先约定。 2、从属性:即它以主合同的有效成立为
离婚时给予精神赔偿的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特别条件,规定如下: 一、侵权行为所侵害的财产不是普通的财产,须是一种特定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二、在受到侵害的特定纪念物品中,须具有人格利益因素。 三、财产所具有的这种人格利益因素来源于与其相对应的人的特定关系,双方当
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没有规定。但是规定了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具体如下: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