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8
诈骗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
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
对于合同诈骗罪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从犯,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况,应当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
法院对合同诈骗罪的处罚标准如下: 1、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如果是诈骗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为单位;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成立条件: 1、本罪的客体: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对象是公私财物。 2、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3、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界定为:即以合同诈骗的方法,非法掌握、控制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收益、处分该财物,形成非法所有的事实状态。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合同诈骗的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的未遂,对于犯罪未遂的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符合下列构成要件则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