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7
父母和子女能签订赡养协议,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遗赠协议是指遗赠人与受赠人达成的在遗赠人死亡后将其财产赠送给受赠人,受赠人负责遗赠人生前生活费用或者其他附带条件的协议。遗赠协议是双务的,它是公民生前处理自己财产的行为。通常用于无生活来源的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助扶养关系。 父亲可以和继子签
满足一定条件有效。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小三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继承遗产的,但如果被继承人死亡之前立遗嘱将其列为遗嘱继承人的,否则小三不能够作为被继承人的配偶享有法定继承权,因为小三与被继承人之间不具有法律所保护的婚姻关系。
可以。 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即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故遗嘱继承可以跳过法定继承人。 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
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同时存在的,优先按照遗赠抚养协议处理遗产。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民法典》规定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若是没有相抵触,都是有效的,若是有相抵触的,首先使用遗赠抚养协议。公民订立遗嘱可以采用自书遗嘱、打印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以及公证遗嘱的方式。
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 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只要是符合以下条件订立的遗赠扶养协议就是有效的: 1.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时双方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订立该合同的行为能力。 2.双方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双方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该遗赠扶养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并不是有遗嘱就一定能继承财产。还需要遗嘱是有效的遗嘱才能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遗嘱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下列条件,如何下列条件的遗嘱就有效,反之则无效: 一、立遗嘱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
在我国父母的合法财产是可以指定继承人,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可以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遗嘱一般是确定什么人继承遗产,而不是写谁不能继承遗产。确定了谁继承遗产,就等于确定了谁不能继承。自然人可以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立遗嘱后,遗嘱人
遗产继承协议首先要写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详细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身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其次,要写明要继承财产的详细信息,比如房产的话,需要写明房产坐落位置,房产证字号,房屋所有权人,共有状况等;再次,需要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