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不定时支付,一般是没有效力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则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单位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来替代货币进行支付。
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不定时支付没有效。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不支付加班工资是违法的。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工程款支付时效规定一般为三年。如果当事人被拖欠工程款,则应该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三年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追回欠款。超过这个时限,当事人仍然可以追回工程欠款,但债务人在法律上拥有了抗辩权。同时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一定的主张权利行为得以中断,中断后诉
延长工时应按法定标准支付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延长工时应按法定标准支付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筹码支付货款是无效的。由于筹码通常是赌博所用的,并不属于法定的可以流通的货币种类。因此约定使用筹码支付货款的,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约定无效。
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规定: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加班加点,或在规定的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工作时发给的劳动报酬。我国统一规定的节假日是:新年1天,春节3天,国庆节2天,国际劳动节1天。每周的休息日称为“公休日”。按国家规定,在法定节日加班的,实行计时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劳务者加班工资标准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 只
如果是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周期一般是一个月,如果用人单位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则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如果是非全日制用工,则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