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9
刑事案件具备以下条件才可立案: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
1.上诉状,按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供副本。 2.当事人身份证明,单位需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若当事人授权他人代为提起上诉,应当提供授权委托书。 3.相关证据。
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核实。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案件不起诉条件具体如下: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诉,主要是因为犯罪分子对社会已无危害,没有必要再对他追究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
1、属于本法院管辖的。 2、被害人告诉的。 3、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4、被指控的犯罪没有超过法定追诉期间。
依据自诉案件的特征和法律有关规定,自诉案件提起诉讼的条件是: (一)有适格的自诉人; (二)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三)属于自诉案件范围; (四)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必须有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五)属于受诉
立案条件是司法机关决定受理案件的条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才可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不能立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也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并具有法律效力。申诉有两种,一则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
抗诉申请条件如下: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 未经庭审质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 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决无罪或改变事实认定,造成错误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严
离婚申诉需要离婚诉讼的提起人必须是与被告有夫妻关系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当事人还需要向法院提交一份离婚诉状书,需写明双方孩子抚养权,财产分割如何分配等。立案的时候递交民事诉状2份、
民事案件申诉途径是: 1、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 2、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 3、有法定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