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能。员工是公司的驾驶员,或员工受单位安排开车去处理公司事务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且员工被认定为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的,也是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 因为,这不是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而是履行职务中的交通事故,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一项“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
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
交通事故工伤责任的划分,具体如下: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
员工对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的不能认定成工伤,在认定职工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时应当考虑下列4个必备要素: (1)上下班的规定时间。 (2)上下班的必经路线。 (3)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责任。 (4)机动车事故。
我国现行的交通事故责任共分五类,即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认定的标准分别是: (一)全部责任和无责任。完全由当事人中一方违章造成的事故,由违章者负全部责任,而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和次要
交通事故中是否负非主要责任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作出判定。 若是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
在交通事故中,一般来说车主是没有责任的,即使是车主将车借给其他人,车主一般也不承担责任,但如果车主在借车的过程中存在过错,比如没有审查借车人的资格,那车主需要对交通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
交通事故中一方是否是主要责任与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关。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可以认定工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交通事故认定工伤的规定为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认定为工伤。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次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