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6
发生工伤事故应该首先进行工伤认定。工伤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不得隐瞒或者遗漏;其次,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第三,企业工会可以代表工伤职工申请。劳动行政部门收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当密切关注调查和归
对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责任导致职工遭到事故伤害、并已按相关事故伤害处理规定获得相应赔偿的,同时又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认定情形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的,其工伤待遇应当区分待遇项目、支付途径分别处理。
工伤事故不适用侵权责任法,可以适用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侵害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
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条件有: 1、必须在上下班途中; 2、必须是交通事故; 3、必须是本人在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即本人无责、次责或同等责任。 由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交通事故赔偿已给
劳动者发生交通事故后被认定为工伤的,可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其他。
如果职工因中暑而死亡,可依法由其用人单位向当地的社保局申报工伤。如果缴纳了工伤保险,职工工伤死亡的赔偿金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所有死亡赔偿依法由用人单位来
工伤事故经过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当事人以及伤亡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和事故发生的原因等等。除此之外,工伤事故的经过还可以写事故的处理过程、补救措施;事故发生之后的善后处理;初步的责任认定;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以及杜绝事故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工伤出现医疗事故的,那么其赔偿需要考虑下列的3个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分别是:1、医疗事故等级;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
出了工伤事故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伤情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
在工伤事故报告书中,应该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当事人和伤亡人员的基本情况,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和补救措施,事故的善后处理,初步责任认定,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工伤事故的相关知识等。
发生工伤事故造成职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获得下列赔偿: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等等。
发生轻微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按期申请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应在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