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4
劳动仲裁期间中断的情形: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证据如下: 1、来自用人单位的证据; 2、来自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文件; 3、来自相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工伤或职业病后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送报告材料等;
申请劳动仲裁的注意事项: 1、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2、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情形有:当事人双方口头订立的仲裁协议是无效的。我国《仲裁法》规定了仲裁协议必须的形式要件,即双方签订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订立,才能够生效。因此,口头达成的仲裁协议不受法律保护。约定的仲裁事
仲裁委不受理的劳动争议如下: 1、不具有主体资格; 2、与申请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 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4、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5、
劳动仲裁对公司有以下影响:公司需要依法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仲裁;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公司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仲裁的过程中偏向于劳动者这一方,劳
劳动仲裁对公司的影响: 1、需要按时参与劳动仲裁相关程序。用人单位一般由法定代表人参与劳动仲裁庭审,若法定代表人委托律师的,也可以由律师出席庭审。 2、用人单位败诉的,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用人单位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的法律规定有:我国的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到侵害是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基础。
劳动仲裁对公司有以下影响: 1、公司需要依法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仲裁; 2、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 3、公司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以委托下列人员作为代理人: (一)律师;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 (三)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四)有正当理由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即可。具体流程为: 1、劳动争议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出现劳动争议,若双方协商达不成一致,采取仲裁方式也是比较合理的方式,这样做是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你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