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
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有: 1、主观特征上不同; 2、客观上不同; 3、客体上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1、抢劫罪主观故意表现为以暴力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寻衅滋事罪主观故意表现为公然扰乱社会秩序; 2、抢劫罪客观行为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抢走财物。寻衅滋事罪客观行为表现为无事生非等; 3、抢劫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权。寻衅滋事罪侵害的主要是社会秩序
在于妨害公务罪侵犯的客体是刑法规定的四类人员的公务活动。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从客观方面看,前者主要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
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如下: 首先,客体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而抢劫罪的案件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 其次,客观方面特征不同。 第三,主体特征不同。 第四,主观特征不同。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者必须是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如下: (1)客体不同。 (2)暴力程度不同。 (3)威胁的内容不同。 (4)威胁的方式不同。 (5)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 (6)能否使用其他手段不同。 (7)客观表现不同。 (8)主观方面不同。 (9)主体不同。
强迫交易罪和抢劫罪的区分,主要应结合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交易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并当场取得财物的行为,除可能构成抢劫罪外,还有可能构成强迫交易罪。此时,区分强迫交易罪与抢
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为: 1、主体不同,聚众斗殴罪要求以聚众的形式,至少要求主体在3人以上,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肆意挑衅、无
1、主观故意上。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故意是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希望并且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寻衅滋事罪是故意寻衅滋事,破坏公共场所等社会秩序,并造成公共产所秩序严重混乱。 2、从行为侵害的对象向上来看,故意伤害罪的被害人是明确的、特定的。而寻衅滋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主观方面上,前者是为了破坏公共秩序,后者是有伤害他人的目的;在客观方面,前者的犯罪对象是不特定的,并且行为地通常为公共场所,后者则犯罪对象特定,场所多较为私密;
二者区别如下: 1.侵犯客体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是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2.主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中,行为人具有寻衅滋事的故意;抢劫罪中,行为人抢劫故意的主要内容就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
1、主观故意上,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故意是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希望并且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 寻衅滋事罪是故意寻衅滋事,破坏公共场所等社会秩序,并造成公共产所秩序严重混乱。 2、从行为侵害的对象向上来看,故意伤害罪的被害人是明确的、特定的。 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