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4
1、根据法律规定,间接故意杀人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故意杀人罪有下列量刑标准:一般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故意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名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
恶意欠薪罪实际上就是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情形有: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激情杀人的; 3、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4、父母出于无力抚养、怜悯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有: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可以构成行为和不作为。只有那些有特定义务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人才能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国家法律。执行死刑和正当防卫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剥夺
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 1、杀人是因为图财、奸淫、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罪证等卑劣动机; 2、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名人等特定对象,造成强烈的社会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如多人死亡,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有: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犯罪客观方面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故意杀人构成要件: (一)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四)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生命
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 1、杀人是因为图财、奸淫、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罪证等卑劣动机; 2、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名人等特定对象,造成强烈的社会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如多人死亡,
故意杀人处死刑的情况如下: 1、出于赚钱、奸淫、嫁给他人等动机; 2、杀害亲属、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特定对象,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杀人; 3、杀人,造成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属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 4、民愤,群众强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