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3
逃税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逃汇罪的追诉标准是,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金额高于二百万美元以上或者累计数额高于五百万美元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经3个月以上,仍拒不支付1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达到5千元-2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2、对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拒不支付,且数额累计达到3-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量刑 抢夺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抢夺价值2000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犯罪数额不足2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管制、罚金刑。有故意犯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罚。
我国对于盗窃罪的追诉标准的具体规定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予立案追诉。
有以下要件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一)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
抢夺罪的追诉标准为: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抢夺罪一般是数额犯,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罪,予以立案追究。除非是多次抢夺的。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量刑规定有《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
拐卖妇女罪量刑标准追诉期: 1、法定最高刑期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期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满十年的,经十年; 3、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20年。 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