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工伤认定结论作出后,如果伤情严重,发生骨折等后果,很可能构成伤残。这时受伤职工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等级鉴定。待受伤后经过治疗比较稳定,或者停工休假工资期满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申请鉴定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
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结论做出后,被确认为工伤的情况下,如果伤情比较严重,比如已经构成骨折等伤害结果,那么很可能会构成伤残。这时候工伤职工需要在伤情经治疗相对稳定后,或者停工留薪期满时,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等级鉴定。劳动
工伤职工在伤情经治疗相对稳定后,或者停工留薪期满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需自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的情况需要可以再延长30天。
工伤评残程序: 1、由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进行伤残鉴定的申请并提供相应资料;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受理申请; 3、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4、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1、由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进行伤残鉴定的申请并提供相应资料;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受理申请; 3、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4、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工伤伤残鉴定的流程: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延长30日。
工伤赔偿程序:先由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去申请工伤认定;然后领取工伤认定决定书,准备好营业执照、职工的身份证、医疗缴费单据等材料;再去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最后由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进行赔偿。
申请工伤鉴定的程序:先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由其受理后依法作出决定;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延长30日。
工伤认定程序为: 1、收集证据,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受理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认定结论,并出具工伤认定结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的规定
职工本人或用人单位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交申请表及鉴定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及时审核,符合条件的,应当在60日内出具结论;材料不完整的,5日内通知补正。作出结论后20日内送达。对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
1、工伤报告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
工伤认定程序:先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报工伤,递交工伤认定申请表等文件;然后由该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受理;再及时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最后将决定书送达给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给社保经办机构一份。
1、工伤报告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