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
预防医疗纠纷的方法如下: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 3、提高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加强管理; 注意医疗以
医疗机构要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吊销执业许可证。 2、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3、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根据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指的是医生和患者双方因为医生的诊疗活动而引发的争议纠纷。医疗纠纷可以分为:1、民事纠纷,比如民事赔偿等;2、行政纠纷,比如行政处罚等;3、刑事责任,比如医疗事故罪等。医疗纠纷的
医疗纠纷解决的途径有: 1、若双方可以自行和解的,按双方和解方案处理; 2、若双方无法和解的,可以申请第三方进行调解; 3、若双方无法调解的,可以据此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医疗纠纷法律业务的办理是: 1、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与患者订立委托协议书; 2、可代表患者参与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流程; 3、可积极收集相关的病情、医疗等证据并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两者之间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医疗纠纷只是情况比较轻微的纠纷,但是重大医疗纠纷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了。一般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的纠纷,目前中国的医疗纠纷是特别不好处理的事情。
医疗纠纷协商指纠纷双方当事人,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就医疗纠纷进行谈判、商量取得一致意见,消除争议,建立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医疗纠纷的性质: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或单位之间就病患所发生的所有矛盾纠葛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民事纠纷。医疗纠纷的特点:医疗纠纷涉及的当事人只有医务人员及患者,其他与双方有关的人不属于医疗纠纷的主体。医疗纠纷是发生在医疗过程中,因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