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1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必要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为: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物所有权。 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4.本罪在客观方面应当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是指由单位所有或实际控制使用的一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财产。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 1、编造引进资金的; 2、编造引进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3、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4、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5、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6、使用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7、先借贷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的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骗取贷款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主体是贷款申请人,主观方面是故意;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客观方面是实施了采取欺骗手段,向银行申办贷款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个人或单位;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骗取担保获取银行贷款,如果担保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骗取的金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当事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构成贷款诈骗罪的行为如下: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
构成诈骗罪的组成要件是: 1、犯罪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是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3、主要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
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是: 1、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银行借贷纠纷的特点: (一)起诉方多为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起诉的少。 (二)贷款的期限较短,有担保人的居多。 (三)金融部门不及时起诉、贷款续贷转贷的现象多,贷款被拖欠的时间长。 (四)借贷合同的内容完备,手续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