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 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的计算是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为本人工资85%,三级为本人工资80%,四级为本人工资75%计发,而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即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是: 1.一级为27个月工资; 2.二级为25个月工资; 3.三级为23个月工资; 4.四级为21个月工资; 5.五级为18个月工资; 6.六级为16个月工资; 7.七级为13个月工资; 8.八级为11个月工资; 9.
工伤保险伤残津贴计算: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工伤保险伤残津贴计算: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1至4级伤残津贴不是终身享有的。根据法律规定,一至四级伤残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不再发放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生育津贴=当月用人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乘以产假天数。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是指女性参保职工发生引、流产或分娩的自然年度中,申领人所在用人单位首次进行缴费基数核定之月全部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之和除以参保职工人数。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享受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 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
生育津贴计算: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职工缴费基数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
职工受工伤可以享受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需要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领取,等级不同伤残津贴发放的标准不同。例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1、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 2、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