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是,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为故意。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贪污受贿犯罪分子的缓刑适用的规定如下: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数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10000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动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
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拘传的法律条款主要有两条,即第六十六条和第一百一十九条。拘传是一种强制的措施,是对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强制其到指点地点接受讯问。
交通肇事缓刑属于刑事处罚。因为交通肇事罪缓刑有案底,所以交通肇事罪被判缓刑的,也属于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缓刑期满原刑罚执行完毕,犯罪记录会被保存,交通肇事罪缓刑一般最少判两个月。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指
判缓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2、犯罪情节较轻;犯罪情节主要包括: (1)犯罪性质,由于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此,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危害国家安全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不宜适用缓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 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不愿意对被害方予以赔偿,客观上不具
交通肇事逃逸,不宜适用缓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不愿意对被害方予以赔偿,客观上不具有悔罪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交通肇事罪: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四、致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拘禁罪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适用缓刑。其条件为: 1.对象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要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