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量刑有两种情形: 1、犯此罪,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此罪,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1.谎报安全事故罪一般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了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判刑规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有两个档次的量刑幅度,根据情节的轻重来确定量刑。
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应按下列标准予以判刑: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具有特别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有两种情形: 1、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此罪,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判刑: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行为人若是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量刑包括为: 1、一般是犯此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犯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经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1月30日发布起施行。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凡在中华人
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
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的,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