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在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情况下才找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劳动仲裁: 1.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 2.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争议; 3.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争议。
劳动仲裁申请条件如下: 1、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是与本案有关联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2、在仲裁时效范围内提出仲裁申请; 3、申请人的请求和理由详细具体; 4、案件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劳动仲裁立案条件如下: (一)申请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三)有具体的申请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
仲裁赔偿工资的标准是: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
不存在不怕的情况,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不给的,员工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如果投诉没有效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裁决不服,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支付令。
劳动仲裁面临后果: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未按规定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明确申请人、被申请人主体身份; 2.确定案件管辖地点及管辖级别; 3.必须在仲裁时效之内主张; 4.必须有相关证据材料; 5.仲裁请求必须合法、具体、全面。
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以下条件: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其他。
以下情形,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