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4
侵犯商标权的认定条件是: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标权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失。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当事人处理商标侵权行为的方式包括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由权利人和侵权人自行协商进行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或者有商标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管辖。
作为商标权人,遇到他人使用了自己的商标,往往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该从哪里下手。其实,商标侵权除了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还可通过行政手段和诉讼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行政解决方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在
商标侵权一般不会判刑,但如下情况除外: 1、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
同字商标算侵权的。但还需要满足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侵权行为、行为造成实际损害结果等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应当视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满足以下条件的行为,算商标侵权: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是,侵权人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商标注册人的损失。如果并不知道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有证据证明时,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商标侵权人应消除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并恢复其名誉。根据法律法规,侵权人违法使用他人注册的商标应罚
确定商标侵权的方式是:实施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法律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就是商标侵权。
侵犯商标权引起纠纷的,应当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管理部门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处理。具体的方法有:首先,要注意对证据的收集;其次,应该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最后,提交
一切侵害他人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都是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
现实中,要是发生了商标侵权的话,那么此时商标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作出相应的赔偿,不过究竟商标侵权怎么赔偿呢?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如下: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