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3
单位犯罪,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诉讼: 1、确定管辖法院; 2、人民法院进行庭前审查,需要审查的内容为一般事项和被告单位的相关情况; 3、法院开庭审理; 4、补充起诉; 5、判决。
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与共同犯罪的共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刑事责任人员,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的行为人结构和行为结构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犯罪类型。《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
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单位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这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要要件,本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对象是事业单位正常活动的声誉,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3、主观要件,本罪主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有如下: 1、物证。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所有物品和痕迹,如犯罪工具、赃款赃物、指纹、脚印等; 2、书证。指以其记录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材料; 3、证人证言; 4、受害者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位共同犯罪的特征是: 1、犯罪分子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2、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且该犯罪行为必须是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 3、犯罪分子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 3
单位犯罪的刑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的情形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主体:境内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 2、资助恐怖活动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
单位犯罪在客观上具有以下两种情况: 1、单位故意犯罪行为。在单位故意犯罪的情况下,单位犯罪行为是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这里的单位集体决定,是指经过单位决策机构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决策机构是指单位有权作出决定的机构。例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