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7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出差出交通事故受伤是工伤。出差属于因公外出,在出差过程中受伤,应当认定为工伤,享受工商待遇。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是否构成工伤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该交通事故是由对方造成的,职工对事故没有责任的,就可以认定工伤。反之则不属于工伤。
职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合理时间、合理路线、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算工伤。合理时间就是下班时间,合理路线就是下班的路径,非本人主要责任就是事故主要是由别人引起的。
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2、写出肇事详细经过的书面材料; 3、造成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车辆、物品损失评估; 4、造成人员伤残的、由公安机关指定车主或主要肇事责任人预付伤者医疗费用、并出具伤势鉴定证明和医疗费用初步
出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方法: 1、马上将启动的车停下来; 2、将三角警示牌按照规定摆放到正确的位置; 3、当出现受伤人员时,先观察伤者情况; 4、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 5、及时报警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
劳动者在上班的途中出了交通事故,如果本人对事故不承担主要责任的,算工伤;如果本人要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则不算工伤,由责任人依法根据各自的过错来担责。
劳动者在上下班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如果本人不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算工伤;如果经交警认定,本人要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的,则不算工伤,不能去申请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