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1
劳动法中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最低工资就是在综合考虑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的情况下规定的。
病假: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由企业发给本人工资的70%的病假工资,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的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事假: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
计算事假病假工资的方式:职工请事假的,当天的基本工资一般全部扣完;如果请病假的,一般只会扣除部分工资,单位发放给职工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的工资标准则依照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确定。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
双休不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劳动者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2倍的加班费。 用人单位在
虚假出资罪的有关法条规定是: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构成虚假出资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法定数额的罚金。
休病假的工资可以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是高于该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来进行计算。用人单位在上述范围限制内,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确定应当支付给员工的病假工资。
病假工资的发放,国家的明确规定的。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也就是说病假期间工资最少为当地最低
劳动者患病期间,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相关制度扣付工资,但工资的扣付须遵守法律。根据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
休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一)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二)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三)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
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