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具体如下: 1、原告必须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以及法人或者其他的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以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起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明确的起诉状;以及当事人起诉的法院是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
1、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4、符合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所谓“事
符合以下起诉条件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具体;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相关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向
起诉是有一定条件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被起诉,所有的事实都会被法院接受,否则会出现滥诉,浪费司法资源的情形。但我国的起诉条件很低,只要符合基本的起诉条件,一般就会被法院受理。起诉条件为: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要提起行政诉讼,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才能提起行政起诉。 二、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对某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法律规定必须要先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复议请求, 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
当事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相关诉讼,其应当符合的具体条件包括:原告具有请求资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赔偿请求;有受损害的事实根据;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等。《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
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