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如果是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则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若用人单位违约且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则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双倍作为赔偿金,经济补偿则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给劳动者。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而诉讼时效是十五日,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依法去提起诉讼。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应当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按照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为标准进行支付,对于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包括: 1、社保,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 2、有偿假期,包括婚假、产假、丧假等; 3、其他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的福利。
产假的工资是用人单位发,如果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发;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发放时间没有规定,具体的支付日期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确定。但约定不能违反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的原则,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
在工地受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
疫情期间劳动法规定的工资发放标准如下:第一,如果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第二,如果企业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
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工资,应当主动给被执行人留一部分生活费,无需被执行人提出申请。如果没有预留生活费,被执行人可以先口头向执行法官提出来,法官会纠正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