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8
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如下:一是抢劫罪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二是以暴力劫财的本质特征是,以暴力为手段行为,意图使被害人不敢、不能或不知反抗,从而达到当场劫财的目的;三是轻微的暴力劫财与胁迫劫财的社会危害性相当。
抢劫罪构成要件: (一)本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 (二)在主观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三)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四)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
可以转化为抢劫罪论处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携带凶器抢夺的;犯盗窃、抢夺、诈骗罪,事后抢劫的;聚众打砸抢中,对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转化为抢劫罪论处。
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 1、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2、抢夺罪中“携带凶器“抢夺。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
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 2、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
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转化型抢劫罪也以抢劫罪论处。
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其次,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最后,行
转化犯是指某一违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或者非法状态持续过程中,由于行为人主客观表现的变化而使整个行为的性质转化为犯罪或更为严重的犯罪,从而应以转化后的犯罪定罪或应按法律拟制的某一犯罪论处的犯罪形态。
抢劫罪可以减刑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
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是: 1、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或者抢劫; 2、行为人当场施暴或者以暴力威胁; 3、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抵制逮捕或毁灭罪证。 转化型抢劫罪其转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在转
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的要件是: 1、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已实施了盗窃行为; 2、转化的目的条件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 3、转化的客观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