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法律特征是: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条件为:如果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实施了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的,公安机关就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2)、如果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成立,要具备这样几个要件: 一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二是执行义务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三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而情节是否严重又要从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信。 (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1、客体条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司法秩序和法律的尊严。 2、客观要件是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2)如果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主体构成要件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犯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包括以下五种。其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
构成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有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条件: 1、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2、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执行能力而拒绝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3、有能力执行而拒绝执行的行为。无法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4、情节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