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6
故意伤害他人不一定都构成犯罪。根据伤情不同,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一般导致轻伤以上后果的,才构成故意伤害罪。判断故意伤害他人是否构成犯罪,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
故意伤害他人如果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后果的,一般是会构成犯罪的,但如果未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后果的,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犯。另外,如果伤害情节显著轻微的,一般不构成犯罪。
故意伤害他人并不是都构成犯罪的。判断故意伤害他人是否构成犯罪,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
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而追求或放任此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醉酒驾驶行为人明知道自己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仍然这样做,所以主观上是故意为之,因此是故意犯罪。
殴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并且没有造成轻伤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如果情节特别轻微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他人有错在先,也同样如此。
行为人参与对他人进行的故意伤害的行为,也是构成犯罪的,即使没有直接实行伤害行为,也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刑法》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职工因故意犯罪造成伤亡的,不可以算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醉酒或者吸毒;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没有上述情形的,则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故意伤害罪不能算作过失犯罪。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关系,成立故意犯罪就不能构成过失犯罪。故意犯罪的心理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的心理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
因故意犯罪造成伤亡是不能算工伤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醉酒或者吸毒;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
打伤人不算故意杀人罪,但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打伤人构成故意伤害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