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0
虚假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对于用虚假资料骗取荣誉称号构成诈骗罪。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
构成诈骗。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
虚构事实借钱不还,是诈骗行为,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虚报考勤骗取工资属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金额达到3千以上构成犯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卖假货不算诈骗,但卖假货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会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依据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虚构事实借钱是否算诈骗,一般因情况而定: 1、如果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虚构事实借钱的,一般会构成诈骗; 2、如果行为人不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为了借到钱才虚构事实,一般就不会构成诈骗。 诈骗罪的认定如下: 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虚构事实借钱是否算诈骗要看具体情况,看其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符合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
假借条会构成诈骗罪。借款人通过写假的借条逃避债务偿还的,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属于诈骗的。 区分借钱和诈骗罪,主要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借款人由于
买真退假构成诈骗,但是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这种情况买家首先是具有非法占有卖家货物的目的,而且买真退假属于以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这符合诈骗的特殊,因此构成诈骗,如果所占有的真品价值数额较大的,则会构成诈骗罪。
如果是诈骗500元的,不会构成诈骗罪。一般情况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属于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