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一般情况下未生效合同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除非一方当事人故意阻碍所付生效条件成就。在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中,条件成就之前合同就已经成立,但须待条件成就时才能生效,在条件成就之前,合同效力处于停止状态。 在此期间之内,虽然法律行为尚未确定生效,但已
合同无效合同中的违约条款仍然有效。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争议解决条款涉及的范围主要是:违约责任,合同解除权,损害赔偿,合同争议的诉讼法院等。 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以下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能否主张违约责任应分情况而定: 1.当事人协议解除合同的,不论解除原因是什么,也不论当事人是否有违约行为,当事人是否应该向他方当事人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应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 2.因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
支付违约金并不必然解除合同。违约责任的种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支付违约金只是违约责任的种类之一,并不排除其他违约责任的承担,如果合同还有继续履行的必要,则违约方应继续履行合同。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违法合同并不都是无效合同。如果合同违反的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是无效的;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并且如果违反的不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一定无效。
一方违约,属于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
合同只约定一方的违约金责任的,是有效的。但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超过该比例的,属于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减少。
有效。合同违约赔偿了违约金的,并不等于合同就无效了,合同解除后合同才无效。 不过合同是否继续执行合同需要双方协商。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不要负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因无效合同所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要折价赔偿;并且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方要承担损失赔偿的责任。
承担责任。针对违约的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救济方式: 1.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继续履行合同是《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是违约方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 2.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3.要求对方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