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可适用缓刑的刑罚应当是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
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
死缓减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的; 2、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
缓刑期内犯罪的,不会构成累犯。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才会构成累犯。
缓刑的适用范围: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
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于管制、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缓刑。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认定标准是: (一)犯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的刑罚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二)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三)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未成年人罪犯、怀孕的妇女
法院在判决书中不适用缓刑的具体理由包括: 1、因犯罪被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该行为构成犯罪的; 2、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3、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4、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交通肇事缓刑适用的要求: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