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1、原告必须是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有明确的赔偿数额和事实理由。 3、被害人的损失为物质损失,且是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是:被害人是个人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诉案件中,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遭受损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写清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详细经过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出相应的证据。书写诉状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准确无误
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权利有: 1、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每个当事人都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其进行诉讼。 2、申请回避。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更换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3、收集、提供证据。为了维护自己的合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专属管辖有分为国内专属管辖与涉外专属管辖。 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如下: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由港口作业地法院管辖。 3、因继承遗产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
民法通则已经失效,根据最新《民法典》规定,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签名、盖章或按指印的情形;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在未签名、盖章或按指印的,当事人一方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情形;其他法定条件等。
(1)营利法人经依法登记成立。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营利法人的成立日期。 (2)设立营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3)营利法人应当设权力机构。权力机构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选举或者更换执行机构
《民法典》关于债权让与的规定有: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1、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所谓订约当事人是指实际订约合同的人,在合同成立以后,这些主体将成为合同的主体。订约当事人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如合伙等)。无论订约当事人的形态如何,合同必须存在着两个利益不同的订约主体。也就是说
民法典规定了两种合同解除的方式,分别为协议解除和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行使解除权又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1)协议解除是指采用协商一致的成立新合同的方式,用合同方式将原有合同加以解除。 (2)法定解除是指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包括:被害人、被害人家属以及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
民事诉讼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 1、原则规定: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使用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实施原告就被告的理由一方面在于抑制原告滥诉,使被告免受原告不当诉讼的侵扰; 2、有利于人民法院传唤被告参与诉讼,对诉讼标的物进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