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0
一般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不适用减刑,但是,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减刑,同时应当依法缩减其缓刑考验期。缩减后,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一年。《最高人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一般不适用
按照刑法的规定,判处有期徒刑的属于减刑的适用范围,但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年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
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是不适用减刑的。根据法律规定,只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前提下,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犯罪分子自首减刑后符合判缓条件的,可以依法申判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缓刑4年的考验期可以缩短。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
自首能够减轻刑事处罚要看具体案情而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
缓刑期间离开管制范围会被发现,缓刑期间离开控制范围将被发现并受到处罚。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检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3、遵守检查机关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
需要看具体的案情,结合具体细节判断。如果用人单位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对法人是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机动车一方正常行驶撞死人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对其进行损害赔偿,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一般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如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
构成重婚罪的,一般会判刑。重婚罪的量刑规定是,行为人构成重婚罪的,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