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8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工资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二是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职工日工资这样计算:在不考虑请假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的每年的工作天数等于365天减去104天的休息日等于261天。再用261除以12等于21.75就是每月的工作天数,之后用职工每月的工资除以21.75就是职工日工资。
工伤计件工资按照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工伤计件工资指的是工伤职工因为工作而遭受了事故的伤害,或者是患上了职业病之前的十二个月的平均每月的缴费工资。职工的工资比统筹地区的职工的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高的,按照统筹地区的职工的平均工资的百
一般来说,请病假是不会扣工资的。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60%支付员工病伤假期工资,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也就是说,请病假按基本工资计算,用人单位可以在标准工资的60%至100%之间确定
工龄有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法、折算法三种计算方式,具体如何计算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法定节假日当天是3倍工资,调休是2倍工资,例如:清明节一般放假三天,其中清明节当天是法定节假日,其余两天是调休。安排清明节加班的,清明节当天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2日或者3日公休日
工伤期间工资按原来的标准发放。 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病假工资计算: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二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二年不满四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八年及以上的
职工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对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的工资标准,在《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最低的限制,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所谓工资概念是包括各种补贴的,但对于最低工资的计算不包括补贴。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停工留薪不是一回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针对伤残等级进行的补偿,而停工留薪是工伤治疗和休息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的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