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3
1、当事人协商变更的; 2、除根据债权性质、或依法、依约定不得转让的以外,当事人经债务人同意,转让债权的给第三人的; 3、经债权人同意,转让债务给第三人的。
签订合同后主体变更的情形有: (一)债权转让,即由原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新债权人,从而使新债权人代替原债权人; (二)债务承担,即由新债务人代替原债务人负担债务。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合同变更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已存在着合同关系。 2、合
1、原以存在的合同关系 合同的变更,是改变原合同关系,无原合同关系便无变更的对象,所以合同的变更离不开原已存在着合同关系这一条件。合同无效,自始即无合同关系;合同被撤销,合同自始失去法律约束力,亦无合
(1)发生了使合同基础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 (2)合同变更应经当事人各方协商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擅自变更的合同无法律效力; (3)变更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协议变更应有相应的证据; (4
合同变更的条件由当事人协商决定变更;或者合同的基本条件发生不可预见的重大变化,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协商不成的,可以要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
一、合同变更的类型合同的变更,从原因与程序上着眼,在我国法律上有以下类型:1、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变更合同,如债务人违约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履行合同的债务变为损害赔偿债务。2、在合同因重大误解而成立的情况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这里说的变更行为既包括变更合同内容,也包括变更合同主体。也就是说,合同变更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均同意变更。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未变更。另外,对于借款
合同主体变更之后,合同仍然有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主体变更,必须要经过合法有效的方式,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变更合同主体。另外,还可以通过债权转让和债务承担的方式变更合同主体。债权转让,主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 1、合并各方的当事人。需要包括合同的主体,即签订合并合同和参加公司合并的各方公司,还包括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立的公司。合同中应当注明这些公司的名称和住所信息等; 2、合并合同的合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