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6
土地确权前置程序是:申请人持申请书、身份证、户口本和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到国土资源所申请,由国土资源所派员实地勘测,四邻指界,完善各种资料后,报国土资源局进行登记发证。
行政诉讼程序具体如下: 1、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 2、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 3、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复印件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
行政诉讼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起诉、受理、审判、判决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
1、起诉阶段。在该阶段,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 2、受理阶段。在该阶段,法院要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讼文
确定土地使用权程序是: 1、当事人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土地使用权登记; 2、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3、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审核相关材料; 4、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完成,予以登记,并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行政诉讼的程序是起诉、受理、审理、判决。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律规定,行政诉讼应当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能依职权启动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程序具体是: 1、首先要确有管辖权的法院; 2、原告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3、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通过
行政诉讼的程序通常分为一审和二审,一审通常包括起诉、受理、审理、裁判四个互相咬合的阶段,二审需要不服一审判决的当事人上诉才可进行。最终由人民法院对事实进行裁判,作出判决。
1、一审 (1)起诉。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 (3)审理。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2、二审 当
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是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首先原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明白以下几点: 1、行政诉讼是有受案范围的,不是所有的行政争议都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 2、人民法院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原则,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为例外。 3、行政诉讼的提起是有法定期限的
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为复议。但是大部分的行政纠纷是可以直接起诉的。必须先复议的情形有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立案后还有以下程序: 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2、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数应该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3、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