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3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用作以下用途并达到以下数额的,符合立案标准:1、行为人挪用公款达到五千元,并且用于个人非法活动;2、行为人挪用公款三万元以上,并且用于个人的营利活动;3、行为人挪用公款三万元以上给个人
挪用公款是需要偿还的。挪用公款应该刑事处罚,给国家带来损失,必然需要填补损失。因此,法律还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妻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
挪用公款罪不并处罚金。构成挪用公款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一天如果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是有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5万属于数额较大,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依据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五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而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社会危害性要大得多,三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如下: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 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挪用公款八百万,属于数额巨大,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有追诉期。如果犯罪分子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