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比如驾驶机动车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的;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驾驶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等情况扣两分。
下列情形下不得驾驶机动车:驾驶人尚未取得驾驶证的;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驾驶人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的;驾驶人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
开车不带驾驶证和行驶证,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行车时未随身携带驾驶证即属于“无资格驾驶的状态”,即“无证驾驶”。不携带驾驶证、行驶证的交通部门的通常处理方法为:罚20元以上200元以下;扣1分。
发生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一)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具有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等等。
会扣分,驾驶人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将被扣12分,罚款200到2000元,暂扣机动车,拘留15天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扣12分的,驾驶人应当在15天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
(一)死亡的; (二)提出注销申请的; (三)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提出注销申请的; (四)身体条件不适合驾驶机动车的; (五)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等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六)被查获
我国的强制措施分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在以下七种情形下,公安机关可以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进行先行拘留: 第一种,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第二种,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第三种
在当事人提出申请后,公安机关认为实行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并由当事人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提交保证金的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对其进行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
1、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 6、不讲明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以下情况下可以选择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 3、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4、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