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滥用职权罪是超出职权范围实施的犯罪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
徇私舞弊罪和滥用职权罪分别如下: 1、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明知自己是无罪的,使别人受到起诉,故意掩盖明知自己是有罪的人,不使别人受到起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为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
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 1、故意论。刑法学界通说认为,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为故意。 2、过失论。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滥用职权行为会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希望或放任重大损失发生, 3、间接故意与过失论。我国刑法对罪过心理的鉴定标准采用的是结果说。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监察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
首先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区别,如果是为了人民服务,因为经验出现了一些差错,让好的动机导致出现了差的结果属于是失职的范畴。对于把私利放在首位,在履行职责时为了私利牺牲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是与岗位要求相违背的,属于渎职性质。
- 停职和免职的区别: 1、停职是一种惩罚性行为,其可能有重大过错等行为;免职不具有惩戒性,其可能是调任其他工作或者轮岗交流等。 2、停职是指暂时停止其履行的职务,接受调查或者审查;免职是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
滥用职权罪的处罚是: 1、犯此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玩忽职守免予刑事责任的条件如下: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
玩忽职守符合以下条件的能申请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
一般玩忽军事职守罪既遂是按照以下标准量刑的: 1、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