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6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查,若是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提出,由本院院长批准。当事人若是需要提起行政诉讼再审的,必须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否则过了可以申
1、启动主体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适用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启动主体只能是受依据该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且已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原告。未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而单独就规范性文件提起诉讼的起诉人,行政诉讼中的被
审查行政诉讼案件的具体程序: 1、当事人起诉,法院依法受理: 2、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3、人民法院组织双方提交相关证据并进行质证; 4、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进行答辩; 5、人民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理,作出判决。
全面审查原则是指二审法院需要对收到的上诉、抗诉案件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对第--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
对加盟合同进行审查: 1、注意审查对合同项下标的的描述,应当有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或总价)。 2、交货条款:交货时间、地点。 3、付款方式:应注意审查付款条件。 4、验收:应注意验收与付款的衔接问题。 5、运输条款:应注意审查运输
第一,审查合同主体,不只是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适格; 第二,审查买卖标的物(货物)的基本情况; 第三,审查标的物的数量和计量方法; 第四,审查标的物的技术标准(含质量要求); 第五,审查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和包装要求; 第六,产品价格及支付期限、
1、退回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2、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也就是说,案件经过一次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
行政申请再审,立案受理有时效性,必须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
(1)审查合同主体,不仅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还要看供应商是否有供应能力,是否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2)审查买卖标的物(货物)的基本情况。看是否有故意不写全称的产品名称,混淆产品品种。 或者供应商不写产品品牌号和商标,想达到以次代好的目的
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 1、审查当事人申请仲裁是否符合仲裁法第21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条件: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否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审查仲裁申请书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申请手续是否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