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上诉和起诉区别如下:起诉引起一审;上诉引起二审。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针对起诉和上诉的规定,起诉是指与当事人产生纠纷,首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而上诉是指,一方当事人不服法院的一审判决,可以在上诉期限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我国
代理词与起诉状的区别: 1、代理词是指代理人接受诉讼当事人的委托,作为代理人参与诉讼或仲裁活动,在法庭辩论阶段为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为案件事实提供证据,适用法律,辩护是非代理意见形成的书面材料; 2、民事诉状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身或者依法
驳回起诉的后果是,法院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拒绝审理而予以驳回,是由于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规定。对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会受理。 法院驳回起诉的情形有哪些 1、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原告提起
1、绝对不起诉人民检察院没有自由裁量权,只要具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只能作出不起诉; 2、作出绝对不起诉的原因是不应或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即人民检察院没有或丧失追诉权。 3、依据的法律规定也不一样,前者依据的是证据方面的规定
相对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适用的条件不同; 3、性质不同。相对不起诉的是依照法律规定不能起诉,检察院没有自由裁量权。而酌定不起诉,检察院是可以不起诉,具有自由裁量权。
诉讼费用可以分为三类: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其他诉讼费用。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向人民法院交纳的一定费用。因案件情况不同,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也有所不同。依照规定,将案件分为财产案件、非财产案件、知识产权和劳动争议案件,
不予受理,是基于起诉的实质要件不符合条件,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如原告与本案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被告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不予立案,是基于起诉的形式要件不符合规定,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起诉状格式、内容不符合要求;起诉人是
裁定驳回和判决驳回的区别具体如下: 1、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 2、适用法律不同; 3、适用的内容; 4、目的不同; 5、适用的诉讼主体不同; 6、适用阶段不同; 7、法律后果不同。
裁定驳回和判决驳回的区别,具体如下:1、适用法律不同;2、适用的诉讼主体不同;3、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4、适用阶段不同;5、适用的内容;6、目的不同;7、法律后果不同。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后再申请仲裁,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
起诉去法院,报案去公安局。 报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
报案与起诉的区别有: 1、起诉去法院,报案去公安局。起诉具体包括: (1)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2)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