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如下: 1、刑事被告人以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2、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3、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等等。
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存在为前提。如果刑事案件不成立,就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若确有损害行为,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刑事案件立案后,一审判决前提起。否则只能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注意下列事项:1.要确定好被告是谁;2.诉讼请求中赔偿的项目要具体、确定,同时也要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要注意选择好管辖法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主体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任何公民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征: 一、纠纷肇因多种多样。 二、案件数量日益增多,其在本庭已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大。 三、被告拒不应诉情况普遍。等等。
民间借贷中债权转让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债权转让具有非要式性,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2、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民间借贷纠纷的特征有纠纷产生的原因多样,部分借贷规避法律等,民间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证据包括工资证明、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书、交通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医疗费发票、护理人员的工资证明、修车费用、机动车驾驶证等证明当事人主张的证据。
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可以提供的证据有: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举证证明责任的承担,但法律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证据种类包括的电子证据的定义为: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狭义的电子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
因为交通事故提起的诉讼中法院应该审查医疗费证据、误工和护理证据和其他花费单据证据等。 对于医疗费证据的审查,最重要的是要审查病历。对误工和护理证据的审查,直接关系到赔偿数额的大小,要注意审查原告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维护合法权益。 对其他花费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赔偿诉讼通常要准备以下的材料:原被告身份信息、被扶养人证明、户籍信息、驾驶证信息、行驶证信息、保险公司工商信息、保险单、交通事故认定书、住院病历、出院证明书、医疗费发票、医疗费清单、单位营业执照、单